文/王新會
同學們,在我們生活中每個人都習慣了把陶和瓷放在一塊兒用,叫慣了“陶瓷 、陶瓷” ,雖然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,但你是否知道陶和瓷之間是有區別的。
說到“陶瓷” ,我們會想到瓷盤、瓷碗、瓷杯,也會想到墻面上的瓷磚,桌子上精致可愛的陶瓷花瓶等等,這些日常用具,皆屬于陶瓷的范疇。雖然“陶瓷” 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日常用器具,但若細分起來,“陶” 與“瓷” 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物質,那么到底何為陶器?何為瓷器?而兩者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系與區別呢?它們之間存在顯著的差別。陶器和瓷器岀現的年代不同,燒制溫度不同,堅硬程度不同,釉料不同,透明度不同,斷面吸水率不同。陶器是用一般的粘土,含鐵量高,經過成形、干燥、燒成而成器物,它的燒成溫度一般在800-1000攝氏度左右,特別疏松的僅600攝氏度,陶器坯體為不完全燒結,透氣性好,化學耐用性差,強度低,斷面吸水率大,其敲聲發啞,嗡嗡的聲響,胎體無透明。瓷器以瓷土(高嶺土)其細膩和白色著名,含鐵量低的為原料、成形、干燥和施釉后,經1300攝氏度左右高溫燒成,它屬基本完全燒結,致密堅硬,胎釉結合緊密,化學穩定性好,強度高,斷面吸水率小,其聲清脆,胎體半透明,瓷器的耐用性好。
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。陶瓷是利用陶土和瓷土(高嶺土)的無機混合物作原料,經過粉碎和混合,成型,干燥,做成的各種器皿造型,并經燒制而成的制品。可以說瓷是陶的升級版,陶也是瓷的親兄弟。通過上面的介紹,同學們對陶器瓷器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。小學是孩子們的啟蒙階段,豐富的課程設置,能培養孩子們的興趣,也能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認知。